侍其曙,字景升。父稹,左监门卫大将军。曙少举进士不第,以父任为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左侍禁,领东西排岸司,与谢德权提举在京仓草场。尝于仓隙地牧牛羊,为德权所讼。真宗以问德权曰:“牛羊食仓栗邪?”曙闻而自勳,帝勉谕之。它日,召曙问:“汝才孰与德权?”对曰:“德权畏法慎事,臣乃敢于官仓牧牛羊,是不及也。”人多称之。鄂州男子闻人若挫,告其徒永兴民李琰将作乱,命曙同度支判官李应机往按之。至则设方略,捕琰党三十余人,皆伏法。琰辞连己所不快者数十人,一切不问。青州卒庞德讼其校李绪谋以众叛,帝疑其诬,又命曙至青州,与通判魏德升同至勳,无验,遂弃德市。知青州张齐贤奏曙擅戮人,帝曰:“不尔,无以安被告者。”曙还,奏德憛绪治军严,故诬之。帝擢绪本军虞候,而进曙东头供奉官。初太宗平河东建塔于太原故城塔毁帝欲新之遣内侍经度计工二百万帝疑命曙往减费十九改内殿崇班 祥符二年,攀州夷人为乱,诏曙秉驿往招抚,其酋首纳款、杀牲为誓。曙按行盐井,夷人复叛。曙率部兵百余,生擒首领三人,斩首数十级。因上言蛮阻险拒命,请必加讨。诏知庆州孙正辞、环庆驻治都监张继勳领陕西兵,同曙俱进,所至皆降。曙又言:“王师已至而方出,请诛之。”真宗曰:“已降而杀之,何以信四夷?”不许。夷人平,迁内殿承制,再迁如京副使、知登州。会岁饥,请漕江淮米以振贫乏,活者甚众。迁西上阁门使,徒耶州,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卒。曙为人沉敏,有干略,善论利害事,朝廷数任使之。
(节选自《宋史·侍其曙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太宗平河东/建塔于太原/故城塔毁/帝欲新之/遣内侍经度/计工二百万/帝疑/命曙往/减费十九/改内殿崇班
B. 初/太宗平河东/建塔于太原故城/塔毁/帝欲新之/遣内侍/经度计工二百万/帝疑/命曙往/减费十九/改内殿崇班
C. 初/太宗平河东/建塔于太原故城/塔毁/帝欲新之/遣内侍经度/计工二百万/帝疑/命曙往/减费十九/改内殿崇班
D. 初/太宗平河东/建塔于太原/故城塔毁/帝欲新之/遣内侍/经度计工二百万/帝疑/命曙往/减费十九/改内殿崇班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指科举时代,在院试中考取的人,如果参加院试没有考中的话,称为“举进士不第”。
B. “以父任”,是指凭借父亲的官爵而获得官职,是除参加科举考试之外进入仕途的另一种方式。
C. 迁,官职调动,一般指升官,也指降职、贬谪。“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即指贬官。
D. 通叛,官名,位居州府长官之下,掌管粮运、水利和诉讼等,对州府的长官也有监察的责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其曙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侍其曙因为在京仓草场的空地放牧牛羊被谢德权告发,当听说皇帝过问此事后,侍其曙主动弹劾了自己。
B. 侍其曙为人谦虚低调。当皇帝问他与谢德权相比谁更有才时,侍其曙坦陈自己不如谢德权敬畏法律,行事谨慎,因此侍其曙多被人称道。
C. 侍其曙处理案子既重策略又重证据。他设计方案捕获了李琰的同党三十多人,对庞德告发李绪谋划率众叛乱一案,侍其曙彻查无证据后把庞德流放。
D. 侍其曙文武并用平定了夷人叛乱。他先是招抚夷人酋长归顺降服,后当夷人不守誓言再次叛乱时,侍其曙率兵活捉了其首领三人,斩杀数十人。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岁饥,请漕江淮米以振贫乏,活者甚众。
(2)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庇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答案】
10. C 11. A 12. C
13. (1)恰逢闹饥荒,侍其曙请求水运江淮之地的米来赈济贫穷的人,最终活下来的人很多。
(2)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
(3)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
(4)孔子说:“富裕与高贵,这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以正当的途径和方法取得富贵,就不接受。”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建塔的地址是“太原故城”,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遣”的宾语是“内侍”,“经度”是经营规划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内侍”“经度”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当初,太宗平定河东时,曾在太原故城建塔,后来塔坏了,皇帝想重建,就派遣内侍去经营规划,预计需用工二百万。皇帝怀疑这一结果,命侍其曙去复核,最后减少费用十分之九。改任内殿崇班。故选C。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在院试中考取的人,如果参加院试没有考中的话”错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两处“院试”应为“殿试”。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侍其曙彻查无证据后把庞德流放”错误。结合文本内容“青州卒庞德讼其校李绪谋以众叛,帝疑其诬,又命曙至青州,与通判魏德升同至勳,无验,遂弃德市”分析可知,不是把庞德流放,而是把他斩首于市。故选C。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会”,恰逢;“请”,请求,前面需要加上主语“侍其曙”;“漕”,水道运粮;“以”,连词,表目的,来;“振”,赈济;“贫乏”,贫穷的人(形容词作名词)。(
2)“覆”,反扣;“于”,介词,在;“樊哙覆其盾于地”(状语后置句);“加”,加上、放上;“而”,连词,表承接;“啖”,吃。(3)“怨”,怨恨;“畏”,怕;“惟”,只是;“宜”,应该;“慎”,谨慎。(4)“是”,代词,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判断句);“以”,介词,用;“其”,代词,它的;“道”,方法和途径;“之”,代词,指富贵;“处”,此处意译为接受。
参考译文:
侍其曙,字景升。父亲侍其稹,官为左监门卫大将军。侍其曙年少时考进士不中,凭借父亲的官爵被任命为前殿承旨,又改任右班殿直。后升为左侍禁,兼任东西排岸司,与谢德全掌管在京仓草场。曾在京仓草场的空隙之地放牧牛羊,被谢德权告发。真宗就此事问谢德权说:“牛羊吃仓里的粮食吗?”侍其曙听到后立即上疏弹劾自己,皇帝对他劝勉了一番。有一天,皇帝召侍其曙问:“你的才能比谢德权怎么样?”侍其曙回答说:“德权敬畏法律而谨慎从事,我却竟敢在官仓放牧牛羊,这一点不如他。”因此人们多称道他。鄂州有一男子闻人若挫,控告他的徒弟永兴民李琰将要作乱,上命侍其曙与度支判官李应机一同前往审查。侍其曙到达后就设计方案,拘捕李琰及其同党三十余人,后这些人都被处决。李琰在供词中牵连到的平时与自己不和睦者数十人,侍其曙一概不问。青州士卒庞德告发其军校李绪谋划率众叛乱,皇帝怀疑李绪被诬告,又命侍其曙去青州,与通判魏德升一同彻底审查,结果发现李绪叛乱没有证据,于是将庞德斩于市。青州知州张齐贤上奏侍其曙擅自杀人,皇帝说:“不这样,无法安抚被告。”侍其曙回来后,奏报说此事是因庞德畏惧李绪治军太严,所以才诬告李绪。皇帝升任李绪为本军虞候,而升任侍其曙为东头供奉官。当初,太宗平定河东时,曾在太原故城建塔,后来塔坏了,皇帝想重建,就派遣内侍去经营规划,预计需用工二百万。皇帝怀疑这一结果,命侍其曙去复核,最后减少费用十分之九。改任内殿崇班。祥符二年,黎州的夷人作乱,诏命侍其曙乘驿站车马前去招抚,夷人的酋长归顺降服,并杀牲为誓不再叛乱。侍其曙巡行盐井时,夷人又开始叛乱。侍其曙率领部下士兵一百多人,活捉夷人首领三人,斩杀数十人。于是侍其曙上奏说蛮夷据险抗命,请务必加以征讨。皇帝下诏命令庆州知州孙正辞、环庆驻泊都监张继勋,率领陕西兵,同侍其曙一起进发,所到之处蛮夷全部投降。侍其曙又说:“王师已经来了他们才出来投降,请诛杀他们。”真宗说:“已经投降了再杀他们,又怎能使四夷信服呢?”不允许。夷人平定,侍其曙升任为内殿承制,再调如京副使、登州知州。恰逢闹饥荒,侍其曙请求水运江淮之地的米来赈济贫穷的人,最终活下来的人很多。升任西上阁门使,再调郓州,掌管在京诸司库务,后去世。侍其曙为人深沉而聪敏,有才干和谋略,擅长分析事情的利害,朝廷数次任命派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