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廷页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改动)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龙,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B.金陵,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邺都”,史上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C.长庚星,也叫金星,黎明前叫“启明星”或“太白星”;黄昏出现,叫它“长庚星”, 故有“东太白,西长庚”之说。
D.左拾遗是一个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杜甫就当过左拾遗。
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1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C.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D.李白是个“骜放”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2)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1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AD项,“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主语都是“白”,意思分别是“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李白)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两个句子之间要断开。或者说:“黄老”是指黄老思想学说,为名词,作“好”的宾语,主语为“白”,意思是“李白颇好黄老学说”,结构完整,意思独立,应在“黄老”后停顿,排除AD两项;C项,“悦谢家青山”承前省略主语“李白”,“悦”意思是“喜欢”,“谢家青山”作其宾语,意思是“(李白)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结构完整,意思独立,前后断开。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葬在龙山东麓”,句子可以开为: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金陵,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邺都’”说法错误,“邺都”不是金陵的曾用名。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项,“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字文章第三段,原文为“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应该是李白认为郭子仪很奇特。故选C。
13【答案】(1)到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赎李白的罪(于是李白得以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2)(范传正/他)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中“是”,这,结合前文,代指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至是”,到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解官”,解除官职;“以”,目的连词,来;“流”,流放;“长流”,长期流放。(2)中“告二女”前省略主语“范传正”,翻译时补齐;“告”,告诉;“女”,指李白的孙女;“妻”,动词,嫁……为妻;“改妻”,改嫁……为妻子;“辞”,辞谢;“辞以孤穷失身”,状语后置,即“以孤穷失身辞”,用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来辞谢;“命也”,判断句,是命,是命该如此;“更”,改变;“更嫁”,改嫁。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他的祖先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今四川江油)。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10岁时就通读诗书,长大成人以后,隐居在岷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廷页任益州长史,见到李白,感到惊讶,说:“这个青年是天生英才,如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他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院供奉。李白仍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辞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知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更加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判斩。起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到郭子仪,暗暗称奇。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到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赎李白的罪(于是李白得以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入朝任左拾遗,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拜祭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采樵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嫁给平民为妻的两个孙女,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着斯文世家的风范。她们见了范传正,哭泣着说:“先祖志在青山,临时葬在龙山东麓,不是他的本意。”于是范传正将他改葬于青山,并立了两块石碑。(他)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范传正嘉奖感叹不已,免除她俩丈夫的徭役。
唐文宗时,下诏把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