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父旷,淮南太守。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遂报书曰:“吾素自无廊庙志,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必令远近戍知朝廷留心于无外,此所益殊不同居护军也。若不以吾轻微,无所为疑,吾惟恭以待命。”既拜护军,后又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曰:“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今亟修德补阙,广延群贤,与之分任,尚未知获济所期。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愿复与众共之。”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性爱鹅,甚以为乐。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尝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又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朝廷不复征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B. 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C. 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D. 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伯,指父亲的堂兄。“从”意为“堂房亲属”,类似表达还有“从弟”“从叔”等。
B. 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意同《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庙堂”。
C. 东土,顾名思义,是指东方的国土区域。在文中,与西方相对而言,称中国为东土。
D. 桑榆,指桑树与榆树。因日落时光照在桑榆的树端,故代指日暮,可引申为人的晚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幼时少言,后成大器。他长成后擅长书法言辞,深受族内长辈和朝中人士器重。
B. 王羲之性情真挚,不慕名利。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没有应允,在股浩劝说下才为官。
C. 王羲之关心朝政,胸怀家国。多次口头劝说股浩北伐无果,最后一次则写信再相劝告。
D. 王羲之生性天真,喜好山水。辞官以后,他游山玩水,渔猎取乐,朝廷也不再征召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14. 王羲之为什么要反复劝阻殷浩北伐?试结合全篇简要作答。
答
10 B 句意:我知道这些话不一定被采用,有可能会得罪执政者,然而这正是使情绪激昂的原因,自然不能不尽情倾吐。如果一定要亲自出征,不理解这个意思,真的付诸行动,这是我的智力不能理解的。“然”在这里表示转折,习惯用于句首,前面要断开,排除AD;
“然当情慨所在”为主语,“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为谓语,应在主谓之间断开,排除C;
此外,“愚智”在这里是谦辞,而不是对殷浩的评价,所以在前面断开。
故选B。
11. C .“指东方的国土区域”错误,“东土”在东晋、唐朝时特指会稽(绍兴)一带,从文中“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来看不可能是整个中国,联系上下文以及提到的“吴会”可知,是指王義之任职的会稽地区。
12. C .“多次口头劝说”错误,原文中多次提到王羲之以书信方式劝说过殷浩:“因以与浩书以戒之”“以书止之,言甚切至”“又遗浩书”“笺陈”等。
故选C。
13. (1)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者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
(2)(王羲之)平素【很】喜欢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钱塘江】就有在这里终老的念头【意愿,想法,打算】。
14. 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定在于内外交好,战争会带来内忧外患;王羲之向来受到殷浩器重,私人感情不薄,觉得可以恳切劝说,并以此作为报答;王羲之性情天真恬然,乐在山水,厌恶战争。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长大后,富于思辩,以耿直著称,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者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他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
王義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都不就任。再拜授护军将军,又推托迁延不就职。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看重他,劝他赴命,就写信给他。王羲之就回信说:“我向来没有在朝中任职的想法,不像您以参政为进退的准则。如果蒙受指派,关陇、巴蜀都在所不辞。我虽然没有奉使独自随机应对的才能,只是谨守教令,宣扬国家的威德,必然让远近之人都知道朝廷之心天下一家,这样的补益与任护军是很不同的。如果不认为我轻微,没什么可疑,我将恭敬地待命。”王義之任护军后,又担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殷浩与桓温不和,王義之认为国家的安宁在于内外和睦,于是写信给殷浩劝诫他,殷浩不听。到殷浩要北伐时,王義之认为必然失败,写信劝止,言辞非常恳切。殷浩出征了,果然被打败。又打算再举兵,王羲之又写信给殷浩说:“政教以重道宽和为本,以力相争的武功,不是应当兴起的。现在军队在外打了败仗,国内的资财已经匮竭,保淮的想法不再可企及了,不如还保长江,都督将领各回原镇。如能赶紧修养德行弥补阙失,广泛招揽群贤,与自己分担重任,还不知所期望的目的能否实现。如果还是认为前面发生的事没做得周密,所以再有分外的追求,宇宙虽然广大,不知何处可以容身!我知道这些话不一定被采用,有可能会得罪执政者,然而这正是使情绪激昂的原因,自然不能不尽情倾吐。如果一定要亲自出征,不理解这个意思,真的付诸行动,这是我的智力不能理解的。希望与众人共问再作商议。”又写信给会稽王陈述殷浩不应北伐,并且评论时事。当时东边发生饥荒,王羲之自己决定开仓赈济。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他的话多被采纳。
(王羲之)平素很喜欢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钱塘江】,就有在这里终老的念头。会稽有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王羲之生来喜欢鹅,把这个当成快乐。王羲之去官后,与东方人士尽情游玩山水,渔猎取乐。他感叹说:“我最终将游乐而死。”又说:“人到晚年,自然会这样。”朝廷不再征召他。五十九岁时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照父亲的遗嘱,坚决推让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