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邵,字茂宗,初为琅邪内史王诞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及武帝讨玄,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署长流城曹。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主簿。邵悉心政事。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领雍州刺史。初,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华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 及至襄阳,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
丹、浙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 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党徒。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邵为抚军长史。坐在雍州营私蓄取赃货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后为吴兴太守,卒,谥曰简伯。邵临终,遗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轜车,诸子从焉。 (选自《宋书·张邵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B.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C.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D.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分”有“处罚”“处理、安排”的意思,文中“处分”是指后者的意思。
B.文中“转”“署”“领”“补”等词都跟官职任免调动有关系。如:“转”指“转任”,“署”指“担任”,“领”有代理的意思。
C.节钺,指符节和虎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文中可理解为“武帝”。
D.谥,古代大臣死后,朝廷往往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邵深谋远虑,处理政事稳妥。武帝讨伐桓玄时,刘毅喜爱有才之士,当时才士纷纷投奔,唯有张邵没有前往。武帝北伐时,他劝谏武帝,要对后事作考虑和安排。
B.张邵观事敏锐,善于发现问题。他镇守南城时,贼寇来犯,针对当时百姓隔着护城河看贼寇的情况,便觉察出民心的状态。
C.张邵勤于政务,有前瞻意识。武帝诛杀刘藩时,张邵吩咐属下连夜准备好相关物资,武帝对张邵很是认同与赞许。
D.张邵重视农垦,善于用计歼敌。镇守襄阳时,他修筑长堤水塘,开垦田亩数千;面对蛮人的侵犯,利用聚会诱杀对方主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
(2)丹、浙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徒党。
10.C。
11.B。(署:代理;领:兼任)
12.A。(“武帝讨伐桓玄时,刘毅喜爱有才之士,当时才士纷纷投奔,唯有张邵没有前往。”说明张邵不依附权贵,同时,“没有前往”也不是处理政事。)
13.(1)如果您率军没有回来,百姓逃跑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在这里观望。现在该是不再有恐惧罢了。(“反”“不暇”“恐”各1分,“奔散”前补上主语“百姓”1分,句意1分)
(2)丹、淅二川的少教民族多次侵犯,张邵诱骗他们的主帅,趁邀请聚会的时机将他杀死,并将他的党徒全部逮捕。(“因”“大会”“掩”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张邵,字茂宗,起初任琅邪内史王诞的属官,桓玄将王诞流放到广州,亲戚朋友都离弃他,只有张邵情意更为谨厚,流着眼泪赶着去送别。当时(天下)动乱闹灾荒,他又馈赠财物给王诞的妻子儿女。等到武帝讨伐桓玄,刘毅身为亚相,喜爱有才之士,当时的才士没有不到他那里去的,唯有张邵没有前往。有人问张邵为什么,他说:“只有主公才是闻名当世的人杰,何必还要多问。”刘穆之听到这话后告诉武帝,武帝对张邵更加亲厚。张邵改任太尉参军,代理长流城曹。卢循侵近京都,武帝派张邵镇守南城,当时百姓隔着护城河看贼寇, 武帝感到惊奇,就问张邵,张邵说:“如果您率军没有回来,百姓逃跑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在这里观望。现在该是不再有恐惧罢了。”不久,张邵任主簿。张邵对政事尽心处理。等到诛杀刘藩时,张邵正在西州官舍当值,当天夜里告诫众吏曹说:“大军将有大讨伐,你们应当准备好舟船仓库,到天亮时办好。”第二天早晨,武帝到主簿署要所需物资,(这些东西)立即准时送到。(武帝)惊异,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吏曹们回答说:“昨天晚上张主簿已经作了安排。”武帝说:“张邵这个人可以说与我共忧虑了。”十二年,武帝北伐,张邵请求觐见,说:“人的生命脆弱危险,一定要对未来有个安排。刘穆之万一遭到不幸,谁可以代替他任职?您也是一样,如果也有不幸,后事将怎样安排?”武帝说:“这自然委托刘穆之和你了。”武帝看重张邵遇紧急情况不乱,具备大臣的风度。十四年,武帝要世子镇守荆州,张邵进谏说:“太子的地位极为重要,与全国的利害相关,不应离朝在外,臣以生命来请求收回成命。”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元嘉五年,张邵改任征虏将军兼任雍州刺史。原先,王华与张邵有嫌隙,等到王华担任重要职位,张邵的亲戚朋友为他担心。张邵说:“王华(字子陵)方正大度,秉公办事,一定不会因个人的私怨有害正义。”张邵所任的新职,实际上就是王华举荐的。张邵到襄阳后,修筑长堤水塘,开垦田亩数千顷,襄阳郡的百姓靠此富裕起来。丹、浙二川的少教民族多次侵犯,张邵诱骗他们的主帅,趁邀请聚会的时机将他杀死,并将他的党徒全部逮捕。江夏王刘义恭镇守江陵时,任命张邵为抚军长史。张邵因在雍州营私聚众,贪污受賄二百四十五万钱获罪,被交付廷尉审讯,罢免官职,削去封爵封地。后来任吴兴太守,在任上死去。谥号为简伯。张邵临终前,遗嘱命用蔬菜水果为祭,以苇席作我运灵柩的车,儿子们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