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原从其计,以峻为主薄。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给军。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陈留太守枣祗,本姓棘,先人避难,易为枣。随太祖共举义兵,周旋征讨。太祖使为屯田都尉,施设田业。其时岁则大收,丰足军用,摧灭群逆,以隆王室。不幸早没,祗子处中,加官封爵,以祀祗不朽之事。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子先嗣。先薨,无子,国除。文帝追录功臣,谥峻曰成侯。复以峻中子览为关内侯。
(节选自《三国志·任峻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人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B.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人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C. 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人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D. 峻乃图片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人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府,汉魏对郡守牧尹的尊称;汉代又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B. 屯田,是指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
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高等级妃嫔等,大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D. 国除,指古代因为功勋获得的爵位被废除;商周以及秦时,诸侯被分封到已定的位置,称为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峻洞察世事,毅然归附曹操。他劝说杨原首先发兵讨伐董卓,后让同族人以及宾客、家兵共几百人跟随曹操。
B. 任峻推广屯田,粮食积蓄丰厚。任峻担任典农中郎将,建议设置屯田,他招募老百姓在许地附近屯田,收获粮食一百万斛。
C. 任峻布置重阵,保障军器粮运。乱贼多次抢劫粮食并截断粮道,任峻命令每一千辆马车为一队,十路行,布双重的军队来保卫。
D. 任峻劳苦功高,受到太祖赏识。建安九年,任峻去世,曹操为他的死曾长时间地哭泣,并让他的儿子任先承袭了爵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
(2)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答案】
10. B 11. C 12. B
13. (1)现在关东地区有十几个县,能充当兵士参加作战的人不下一万人,如果您暂时代理河南尹的职务,把能招募的人聚集起来使用,就没有不能成功的。
(2)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很被亲近信任。
译文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县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关东地区的人都感到震惊。中牟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想要弃官逃走。任峻劝杨原说:“董卓为首作乱,天下的人没有不怨恨他的,然而没有谁首先讨伐他,这并不是大家没有这样的愿望,而是形势所迫不敢罢了。您如果能够带头,必定有人响应。”杨原说:“这事该怎么办呢?”任峻说:“现在关东地区有十几个县,能充当兵士参加作战的人不下一万人,如果您暂时代理河南尹的职务,把能招募的人聚集起来使用,就没有不能成功的。”杨原听从了他的计策,任用任峻做主簿。任峻于是替杨原上表秦请代行河南尹的职事,让所属各县坚守。于是发兵过伐董卓。恰巧曹操从关东起兵,他的军队进入中牟县的地界,杨原的部属无所适丛,任峻单独和同郡的张奋商议,让全郡归附曹操。任峻又另行召集同族人以及宾客、家兵共几百人,愿意跟随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很被亲近信任。曹操每次出征讨伐,任峻常常留守负责供应部队军事物资。那年天旱人饥,军粮不足,羽林监颍川人枣祗建议设置屯田。曹操让任峻担任典农中郎将,任峻招募老百姓在许附近屯田,收获粮食一百万斛,于是各郡都设置了屯田官,几年之内,凡实行屯田的地方都积蓄了粮食,仓库都堆满了。官渡大战的时候,曹操让任峻主管军械兵器和粮食运输。乱贼多次在途中抢劫掠夺,截断运送军粮的交通要道,于是任峻就让每一千辆马车组成一队,排成十路并行的方阵,又设置双重的军队保护运粮马车,敌贼再也不敢接近了。军队的强大和国家的富饶,从枣祗时开始经营到任峻时完成。曹操认为任峻劳苦功高,就上表封他做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升迁为长水校尉。陈留太守枣祗,原本姓棘,先祖避难时,改姓为枣。跟随曹操一同起兵,四处征讨。太祖任命他担任屯田都尉,筹划田业。当年就获大丰收,军用充足,摧毁了各路叛逆,使王室兴隆。枣祗不幸早逝,他的儿子枣处中,提升了官职,封了爵位,来祭祀枣祗永垂不朽的功业。任峻为人宽厚而有气量,又通晓事理,每次有什么建议,曹操大多认为很好。在遭受饥荒的时候,(任峻)收养抚恤朋友的遗孤,中表亲戚及贫穷的族人,他周济急难资助困乏,因为重信义而被称赞。建安九年去世,曹操伤心哭了好久。任峻的儿子任先继承爵位。任先去世,因为没有儿子,爵位和食邑被撤销。魏文帝追记功臣事迹时,给任峻的谥号是成侯。又将任峻的次子任览封为关内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