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成化初用荐超迁浙江按察使十三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敌骑出没塞下,掩杀守墩军,敏伏壮士突擒之。修治垣堑,敌不敢犯。十五年,召为兵部右侍郎。逾四年,病归。河南大饥,条上救荒数事。二十一年改督漕运,寻召拜户部尚书。先是,敏在大同,见山东、河南转饷至者,道远耗费,乃会计岁支外,悉令输银。民轻赍易达,而将士得以其贏治军装,交便之。自是北方二税皆折银,由敏始也。崇文门宣课司税,多为势要所侵渔。敏因马文升言请増设御史主事监视。御史陈瑶斥敏聚敛,敏再疏求去。帝慰留之。贵戚请隙地及牧马场千顷,敏执不可,事得寝。当宪宗末,中官、佞幸多赐庄田既得罪,率辞而归之官,罪重者夺之,然不以赋民。敏请召佃,亩科银三分,帝从之,然他庄田如故也。会京师大水敏乃极陈其害,言:“今畿辅皇庄五,为地万二千八百余顷;勋戚、中官庄三百三十有二,为地三万三千一百余顷。官校招无赖为庄头,豪夺畜产,戕杀人,污妇女,民心痛伤,灾异所由生。请尽革庄户,赋民耕,亩概征银三分,充各宫用度。无皇庄之名,而有足用之效。至权要庄田,亦请择佃户领之,有司收其课,听诸家领取。悦民心,感和气,无切于此。”弘治四年,得疾乞休,帝为遣医视疗。诏敏乘传归。未抵家卒。赠太子少保,谥恭靖。敏生平笃行谊,所得禄赐悉以分昆弟、故人。里居时,筑室紫云山麓,聚书数千卷,与学者讲习。及巡抚大同,疏籍之于官,诏赐名紫云书院。大同孔庙无雅乐,以敏奏得颁给如制云。
(节选自《明史·李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成化初/用荐超迁浙江按察使/
B.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成化初/用荐超迁浙江按察使/
C.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成化初用/荐超迁浙江按察使
D.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成化初用/荐超迁浙江按察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漕运,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通过水道运往京师或其他地点的运输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
B.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是六部中户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土地、水利、赋税、户籍、粮饷、财政收支等。
C.宣课司,官署名。明代设于京师顺天府的税务机构,掌商业税和财产税的征课。
D.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传统的中国城市基本都有孔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敏治边有方,效果显著。在巡抚大同时,面对外敌侵扰,李敏埋伏壮士进行突袭,擒获敌人,并且加固边防守御,从此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B.李敏体恤军民,积极改革。先前,从山东、河南转运粮饷到大同,路途遥远、耗费巨大,李敏规定除每年必需均以银两代替粮饷。
C.李敏不畏权贵,忠于职守。针对崇文门宣课司赋税被权要侵吞一事,李敏请求马文升增设御史进行监督;权贵请求空地及牧马场土地,他坚决反对。
D.李敏重德轻财,兴办书堂。他平生重视德行,将自己的俸禄赠送给兄弟、故交,曾修筑书堂,收集几千卷图书,后将书院献给国家,皇帝下诏赐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逾四年,病归。河南大饥,条上救荒数事。
(2)民轻赍易达,而将士得以其贏治军装,交便之。
14.李敏针对京城庄田弊端向皇帝进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庄田的危害及革除庄田会带来的好处。(3分)
答
10.B
11.B“水利”不是由户部掌管,而是工部
12.C。“李敏请求马文升增设御史进行监督”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应是李敏通过马文升的建议请求增设御史进行监督
13.(1)过了四年,李敏因病回乡。生大饥荒,(李敏)条列上奏救荒的几件事。(关键词“逾”“条”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百姓轻松携带着很容易到达,而将士能够以其赢余置办军事装备,各方都便利。(关键词“赍”“贏”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4.危害:庄田的存在让一些百姓无田可种,庄头仗势欺人、抢夺畜产、残害百姓,民怨沸腾,灾异由此发生。革除庄田的好处:革除庄,将田地租给百姓种植,既能愉悦民心,也可增加国家收入。(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官御史。天顺初年,李敏奉命安抚平定贵州的少数民族。回朝,巡按京郊地区。成化初年,被举荐破格晋升为浙江按察使。十三年,提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敌人骑兵在边塞岀没,衾杀驻守的军队,李敏埋伏壮士突袭擒获了他们。李敏还修理城墙壕沟,敌人不敢进犯。十五年,召为兵部右侍郎。过了四年,李敏因病回件事。二十一年改任监督漕运,不久召授户部尚书。此前,李敏在大同,见山东、河南运送粮饷到达,路途遥远耗费巨大,于是核计除岁支外都命令运送银两。百姓轻松携带着很容易到达,而将士能够以其嬴余置办军事装备,各方都便利。自此北方两种税收都折银,是从李敏开始的。崇文门宣课司的税赋,多被权势要人所侵取。李敏通过马文升建议请求增设御史主管监视。御史陈瑶斥责李敏聚敛,李敏两次上疏请求辞职。皇帝慰留他。贵戚请求空闲地及牧马场一千顷,李敏坚持认为不可以,事情才得以停止。宪宗末年,宦官、受宠信的近臣多赐庄田。这些人获罪之后,都推辞而归还给官府,罪重的被剥夺,然而不将它们分给百姓。李敏请求招百姓租种,毎亩征收银三分,皇帝听从李敏,然而其他庄田依然如故。恰逢京城发大水,李敏趁机极力陈述庄田之害,说:“现在京郊有皇庄五个,占地一万二千八百余顷;勋戚、宦官田庄三百十二个,占地三万三千一百余顷。官校招集无賴担任庄头,抢夺畜产,戕杀人命,污辱妇女,民心悲痛哀伤,灾异由此而生。请求全部革除庄户,给百娃耕种,毎亩一律征收银三分,充作各宫用度。无皇庄之名,却有足用的功效。至于权要的庄田,也请选择佃户领种,有关部门收其税赋,让各家领取。如此可愉悦民心,感动和气,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弘治四年,得病请求退休,皇帝为他派御医探视治疗。诏令李敏乘传车回乡。没到家就去世了。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靖。李敏一生德行忠厚,所得俸禄赏赐都分给兄弟、故人。居住在乡里时,筑室于紫云山麓,藏书几千卷,与学者研究学习。到巡抚大同,上疏登记送入官府,下诏赐名紫云书院。大同孔庙没有雅乐,因李敏上奏得以按制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