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字敬之,顺天通州人。正德六年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十二年七月,帝(明武宗)听江彬言,将出关幸宣府。钦上疏谏曰:“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臣度陛下非漫游,盖欲亲征北寇也。不知北寇猖獗,但可遣将徂征,岂宜亲劳万乘?且匹夫犹不自轻,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蹈不测之险。陛下不虞祸变,欲纵辔长驱,观兵绝塞,臣窃危已。”已,闻朝臣切谏皆不纳。复疏,疏入,不报。八月朔,帝微行至昌平,传报出关甚急。钦命指挥孙玺闭关,纳门钥藏之。分守中官刘嵩欲诣昌平朝谒,钦止之曰:“车驾将出关,是我与君今日死生之会也。关不开,车驾不得出,违天子命,当死。关开,车驾得出,天下事不可知。万一有变,我与君亦死。宁坐不开关死,死且不朽。”顷之,帝召玺。玺曰:“御史在,臣不敢擅离。”乃更召嵩。嵩谓钦曰:“吾主上家奴也,敢不赴。”钦因负敕印手剑坐关门下曰:“敢言开关者,斩。”夜草疏曰:“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今寂然一不闻,辄云‘车驾即日过关’,此必有假陛下名出边勾贼者。臣请捕其人,明正典刑,不然万死不奉诏。”奏未达,使者复来。钦拔剑叱之曰:“此诈也。”使者惧而返,为帝言“张御史几杀臣”。帝大怒,顾朱宁:“为我趣捕杀御史。”会梁储、蒋冕等追至沙河,请帝归京师。帝徘徊未决,而钦疏亦至,廷臣又多谏者,帝不得已乃自昌平还,意怏怏未已。又二十余日,钦巡白羊口。帝微服自徳胜门出,夜宿民舍,遂疾驰出关,数问“御史安在”。钦闻,追之,已不及。欲再疏谏,而帝使中官谷大用守关,禁毋得出一人。钦感愤,西望痛哭。于是京师盛传“张御史闭关三疏”云。明年,帝从宣府还。至关,笑曰:“前御史阻我,我今已归矣。”然亦不之罪也。世宗嗣位,出为汉中知府,累官太仆卿。
(节选自《明史·张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
B.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
C.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
D.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德,明武宗的年号。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开始使用。
B.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常以“万乘”指帝王。
C.六军,历史上的“六军”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本文指天子统领的禁军。
D.微服,古代专指封建帝王为避人耳目和隐藏身份,改换平民服装出行或私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钦担任重要职务。他进士出身,曾任御史,负责巡视长城居庸关一带的防务。后来又担任汉中知府及太仆卿一职。
B.张钦善于机智应变。他藏起关门钥匙,以皇帝出行缺乏应有的威仪为借口阻止其出关,同时假戏真做,呵斥使者使诈。
C.张钦始终坚守职责。他力阻皇帝出关,不惜违抗君命。皇帝出关门时多次询问“御史安在”,可见皇帝对他的忌惮和恼怒。
D.张钦为官忠心可鉴。他三次忠谏的事迹在京城广泛流传。第二年,皇帝从宣府回来没有治他的罪,原因之一是他的忠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已,闻朝臣切谏皆不纳。复疏,疏入,不报。(4分)
(2)臣请捕其人,明正典刑,不然万死不奉诏。(4分)
14.张钦为阻止皇帝出关做了哪些事情?请分条概括。(3分)
答
10.B 11.D 12.C
13.(1)后来,(张钦)听说朝中大臣的恳切劝谏都未被采纳。(张钦)又上书,奏议呈报后,没有回应。(已、切谏、疏,各1分;被动句,1分)
(2)我请求抓捕这个人,并依照法律公开处置,不这样的话,我就是被处死也不接受皇上的命令。(请、明正典刑、然、奉诏,各1分)
14.(1)三次上疏,极言出关危害。(2)关闭关门,藏起钥匙。(3)亲自执剑把守关门,呵退使者。(每条1分)
参考译文:
张钦,字敬之,是顺天府通州人。正德六年中选士,从行人府的官吏升职到御史,巡察居庸关一带的城关。(正德)十二年七月,明武宗听信江彬的进言,打算出居庸关去边镇宣府。张钦上书劝谏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不厌弃恳切率直的进言以便接纳忠臣,有节气壮志的人不畏惧死亡的责罚以便极力劝谏。近来,人们议论纷纷,说皇上想度过居庸关,到远方的边塞游历。我猜测陛下不是随意游玩,大概是想亲自征讨北方的贼寇。不知道北方贼寇猖獗,只可以派遣将领前往征讨,哪能陛下亲自带军征讨?况且一般人尚且不会看轻自己,陛下怎能凭借担负宗庙囯家重任的身份奔赴不能预测风险的地方。皇上您不考虑祸患事变,想放开马缰长驱直入,在极远的边塞显示兵力,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危险的。”后来,(张钦)听说朝中大臣的恳切劝谏都未被采纳。(张钦)又上书,奏议呈报后,没有回应。八月初一,皇帝私访到昌平,传报出关的命令非常紧急。张钦命令指挥官孙玺紧闭关门,收取了关门的钥匙藏起来。分守宦官刘嵩想到昌平去觐见,张钦阻止他说:“皇上将要出关,今天是我和你的生死之时。关门不开,皇上不能出去,违抗皇上命令,当被处死。如果打开关门,让皇上出关,国家的事情就不可预料了。万一情势有变化,我和你也会被处死。宁可因不开关获死罪,死了也会不朽。”不久,皇帝要召见孙玺。孙玺说:“张御史在,我不敢擅自离开岗位。”于是皇帝又要召见刘嵩。刘嵩对张钦说:“我是皇帝的家奴,不敢不去。”张钦于是背负着敕符印信,手中持剑坐在城关门下说:“敢说打开关门的人,杀了他。”当夜拟写奏折说:“我听说天子如有亲自率兵征战的事情,一定会先约定时间下诏书让朝中大臣们集中商议。皇上出发,有禁军护卫,百官跟从,后面有喧哗的车马和华丽的仪仗。现在安静得听不见一点声音,而总是说‘皇上的车马当日要过关门’,这肯定是假借陛下的名义出关跟外敌勾结。我请求抓捕这个人,并依照法律公开处置,不这样的话,我就是被处死也不接受皇上的命令。”奏章还没送到,使者又来了。张钦拔剑呵斥他说:“这是使诈。”使者害怕而返回去,对皇帝说“张御史差点杀了我”。皇帝大怒,回头对朱宁说:“替我快去捕杀张御史。”正好梁储、蒋冕等人追到沙河,恳请皇帝返回京城。皇帝犹豫未决,张钦的奏章也到了,朝中大臣又纷纷进谏,皇帝不得已就从昌平回去了,心中一直闷闷不乐。又过了二十多天,张钦巡视白羊口。皇帝改换衣服隐藏身份从德胜门出来,晚上住宿在民家房舍,于是快速奔驰出关门,多次询问“张御史在哪里”。张钦听说后,追赶他,已经来不及了。想再次上书劝谏,而皇帝派宦官谷大用把守关门,禁止任何人出关。张钦有所感触而激愤,向西而痛哭。于是京城广泛传播“张御史闭关三疏”的事。第二年,皇帝从宣府回来。到了关门,笑着说:“先前张御史阻止我出关,我现在已经回来了。”但也没有治他的罪。明世宗继承君位后,张钦离开京城到汉中做知府,积功升至太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