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萧湘去?
阮郎归
秦观①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②,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被贬郴州时。②丽谯:城们楼。《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此借指角声。
10. 请根据《踏莎行·郴州旅舍》上阕的内容,概括词人“恨”的原因。
11. 《阮郎归》上阕中“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12. 词人在“郴江幸自绕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句和“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句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答
10. (1)遭遇贬谪,不被重用、不被人理解。(2)孤身飘零,对远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
11.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漫天风雨,庭院深深,城楼传来的曲声打破了夜的清寂漫漫的长夜就在孤独和冥想中悄然度过,描绘了一幅寂静凄清的画面,烘托渲染了孤寂哀伤的情感。
12. 相同:都表现了远离家乡的羁旅思乡之情和孤寂哀伤之感。不同:“郴江幸自绕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多了人生仕途、理想抱负难以施展所产生的愤懑之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内容、意象、情感和创作背景来分析。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桃源望断无寻处”,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而“雾”、 “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词人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诗人是行船要到他处去。此中诗人心情黯淡,推断应是诗人贬谪途中,故而应传达的是诗人遭遇贬谪,不被重用的惆怅痛苦之情。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生悲伤心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有我之境”。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斜阳"后再着一"暮"字,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词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生命将暮,或许在感叹仕途将暮。独在异乡,偏听子规,子规子规,何时子归。诗人或许又在感叹自己离别亲人,远离家乡的哀愁吧。词的上片写出了词人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据以上分析可以概括词人“恨”得原因。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诗句在全诗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在结构上的作用也不同,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分析作用。本题要求分析《阮郎归》上阙中“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是在开头,诗歌中开头的诗句经常有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氛围、烘托情感、为下面的内容或情感做铺垫等作用。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为全词奠定了哀伤孤寂的感情基调。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环顾所居庭院的四周,深沉而又空虚,人世间除旧岁、迎新年的气象一点也看不到。寥寥十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破寒之初,点明了地点——湘南的庭院;而且描写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既写了湖南南部辽阔的天空,也写了蜗居一室狭小的贬所。更堪注意的是,在凄凉孤寂的氛围中,隐然寓有他人的欢娱。因为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乐叙天伦,个中意味,不言自明。由此可见,词人此处用了隐寓的手法,让读者以经验和想像来补充他所描写的环境,也借此来烘托他孤寂的心情。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和手法的能力。表达情感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 ②分析景语。 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手法技巧题型,要掌握常见的术语。本题为比较阅读的题目,要求分析这两首词的相关诗句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注意对诗词的整体把握和比较的角度。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连用二事,贴切而又自然。鸿雁传书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鸿雁至此而北返。这两个典故,用得不着痕迹,表现词人远离家乡、音讯全无的失望哀伤的心情。
“郴江幸自绕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见仁见智。这两句寓情于景,用“流下潇湘去”的郴江之水象征或比喻想要为国效力,如今却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多了一份人生仕途、理想抱负难以施展所产生的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