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高宗时任过武功主簿、侍御史等。公元679年冬,骆宾王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他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来看本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B. 首句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同时巧妙地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两个场面融为一体。
C. “壮士发冲冠”高度概括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壮士”指当年白衣白冠送别荆轲的勇士。
D. 末句的“寒”字移情入景、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E. 三四句“人已没”和“水犹寒”今昔对比、虚实对照,斯人已逝,唯余易水寒冷彻骨如昔,表明荆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
15. 李岩认为:“‘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诗,是由陶渊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之感演化而来,但有青出于蓝之功效。”你认为本诗最后两句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答
14. CE C项,“‘壮士’指当年白衣白冠送别荆轲的勇士”错误,“壮士”此处指本诗写作的对象——荆轲。学生应学会根据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E项,“表明荆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理解错误。本诗意在通过肯定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的同时对比自己,表达诗
15. (1)意蕴更丰富。①两首诗都说荆轲已逝,作者依然能够感受到荆轲的悲壮英勇之气;都在歌颂荆轲以死酬知己、其精神犹在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②骆诗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受外,还有对现实的感受: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有着远大志向,以“用宾于王”为志,愿洒满腔热血辅佐君王,建功立业造福黎民,然而生不逢时,仕途受挫,寒字写尽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
(2)艺术性更强。①陶诗直接抒情评述,稍显平淡。
②骆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更显含蓄。“寒”既是客观写景,指河水寒,也指诗人内心意冷心寒,一语双关,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③骆诗构思更巧妙。“今日水犹寒”巧妙地把古今联系起来,虚实对比:通过“昔”与“今”、“人”与“水”的鲜明对比在读者心中激起情感的强烈震撼来烘托题旨。平易中见工巧。④结构方面:骆诗跳跃性更大,更富艺术张力。
⑤形势更美。骆诗一古一今,对仗工整,形式整齐,音节和谐,相对工巧。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认为本诗最后两句好在哪里”,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中还提到李岩对本诗和陶渊明诗句的比较:“‘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诗,是由陶渊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之感演化而来,但有青出于蓝之功效”,这就要求考生在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时候要把两首诗歌的相关诗句进行比较分析。先看骆宾王的诗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意思是“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昔人”指荆轲,荆轲已逝,但其精神仍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诗尾的“寒”字,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这一“寒”字既是说河水寒,也是说诗人内心意冷心寒,语义双关,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今日水犹寒”作为写景句,且是放在诗歌的最后,这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而本诗中,“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昔时”“今日”,今昔对比,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这一构思极为巧妙。再看陶渊明的诗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意思是“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消逝,千载还回荡着他的豪情”,诗句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