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秦川①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硕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 此诗中指长安一带。
1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
B. 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C. 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意境。
D. 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1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2. B
13. ①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诗人将离长安时,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
②表现了诗人官场的失意。本诗前两联通过描写“秦川”、“日出”、“山河”、“城阙”之景渲染了一种明净、壮丽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官场失意之感;
③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和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之情。
后两联通过描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营造了一种萧条、清冷之境,同时尾联中“归欤叹”和“凄”字又直抒胸臆。
【解析】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项,“萧瑟、苍凉”错误,应为“辽阔明净的画面”。故本题选B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前四句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条、清冷,表现了作者去官归家途中的怅惘。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的秋景。诗的上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山河明净,秋高气爽时节,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表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不舍。下四句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诗人借飒飒作响的竹林、寒色中的五陵松柏、霜露等秋景作渲染和衬托,抒发了诗人看到秋景想起了官场上的失意,离别长安的悲凉之情。诗人才华出众,为时人所推重,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那样的小官,而且长期不得升迁,而现在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客”是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辞官回乡叫“归”。“凄其”就是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霜露浓”是比喻官场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综上对全诗的理解,本诗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留恋与不舍,对官场的失意,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结合相关诗句,抓住诗歌中景物意象,如“秦川”、“日出”、“山河”、“城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以及情感词语,如“归欤叹”和“凄”分析诗人的情感,分点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