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江州,今西九江市,地处淮南,古属楚国。诗人此时由被贬地南巴奉诏内移新贬地近海之睦州。遣,使,叮嘱。
9.请分析颔联的写景特点。(5分)
10.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9.(5分)俯仰结合,(1分)月明,胡雁为仰视,木落为俯视;(1分)选取典型景物,(1分)如“江”“月”“雁”“楚山”等;(1分)融情于景,把离别之悲融于“胡雁过”“木落”之中(1分)(评分建议: 第点中“俯仰结合”答为“运用多种视角”“运用多种角度”亦可;答“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并能分析者亦可。如有答“使用反衬手法,以木落衬托楚山多”可得1分)
10.(6分)年迈的悲凉;对友人的感愧;仕途多舛的无奈。(评分建议:每点2分。“悲凉”答为“悲伤”“忧伤”也可,“感愧”答为“愧疚”“惭愧”“感伤”也可)
二
【注释】①刘长卿遭际坎坷,一生中两次遭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贬往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省茂名市)经过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与两位友人话别时所写。②沧洲:滨海之地,古代常指隐士居处。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明明是遭受贬谪,却说是“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诗人胸中不平之气。
B. 诗人感慨自己徒然通晓世间万事而不受赏识,只能学那醉饮狂歌的古人浇愁遣愤。
C. 颔联写江月明朗,胡雁飞过,淮南叶落山多,渲染雄浑壮阔之景反衬内心忧郁之情。
D. 尾联写友人与自己都已老态龙钟,还殷勤叮嘱自己留意风波险恶,让自己惭愧感动。
12. “寄身且喜沧洲近”中的“喜”如何理解,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11. C
12. ①虽仕途艰辛但离隐居之地近,故值得庆幸,这是苦中硬寻出的一点快乐。②与下句顾影悲白发形成反差,以暂且之喜反衬出内心的无可奈何。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错在“渲染雄浑壮阔之景反衬内心忧郁之情”,颔联是借眼前水天空寂、江山寥落之景,渲染清秋气氛,抒写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没有使用反衬的手法。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寄身且喜沧洲近’中的‘喜’如何理解,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结合注释“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贬往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省茂名市)经过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与两位友人话别时所写”,作者虽仕途坎坷遭遇贬谪,但所幸离隐居之地“沧洲”(滨海之地,古代常指隐士居处)近,觉得可以得遂闲适初志,故值得庆幸,这是苦中作乐;从这首诗的结构看,这里的“喜”与下句顾影悲“白发”形成反差,这“喜”只能是暂且之喜,而白发缘愁长,却是“无如”其“何”的严酷的现实,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伤感。
【翻译】
多年沦落的生涯,谁知竟得到天子的厚恩。世间万事我都已参破,只想学醉饮狂歌的古人。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从夜空飞掠而过。秋风吹起,淮南已树木凋尽,楚地山头的落叶想必更多。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这首诗抒写了他量移沿海之地悲喜交集的心情,和自伤老大的感慨,隐含着对于所受打击的愤懑不平,以及对友人的殷切关怀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