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答张十一阅读答案-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2017-12-12 09:14超越网

答张十一
韩愈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 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勾勒了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寥寥数笔,生动地摹写了阳山荒僻冷落的景象。
B.颔联写的是远景,可以说是作者为这幅水墨画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C.颈联直接写忧愁怨恨,诗中提到“死所”“炎瘴”,在这样的处境里,还想到“未报恩波”,这体现着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D.这首诗中的景物,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
E.本诗运用了衬托、拟人修辞手法,如“哀猿啼处两三家”,以声衬静,用猿的哀鸣之声打破山村的安静,衬托出山村的宁静;“踯躅闲开”中的“闲”是拟人手法。
15.前人评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6分)

14.B、C B.应是“颔联写的是近景”;C.应是“颈联间接写忧愁怨恨”。(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满分)
15.尾联写得曲折迂回,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的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掩盖了真正的愁因。(2分)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2分)诗人似乎尽量把激愤之情深藏心底,但又在字里行间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使人感受到一股被压抑的感情潜流,含蓄深沉,令人回味。(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