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2023-07-10 11:28超越网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张孝祥自请出任闲职获准后,离开荆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东归。②沉累;指屈原沉湘,亦曰“湘累”。无罪被迫而死曰“累”。③杜若:杜若花,一种香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落”三句直接写登楼远眺之景,词人触景生情,生发感触,思绪难平。
B.“徙倚”二句描绘了词人徘徊良久、倚栏凝思的形象和月如帘钩挂的画面。
C.本词下片起句和杜甫《登岳阳楼》颌联,都精炼动词,写出了岳阳楼的雄伟。
D.本词下片排比和问句的使用,既令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词作豪迈昂扬的气概。
2.本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C .“写出了岳阳楼的雄伟”错,《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恢宏景象。
(2)①对湖海漂泊和宦海浮沉的厌倦之情。开头“湖海”二句,用“倦游客”“归舟”抒发词人湖海漂泊、宦海沉浮的倦意。②对岳阳楼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人登高远望,看到一片壮景,反问“何处更似此楼头”,凸显了对如此壮景的赞誉。③对屈原的敬吊之情(或凭吊无所的遗憾感伤之情)。词人从眼前景色,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生发出对屈原的敬吊之情,但又想到凭吊无所,因而感伤。④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愤之情。词人由屈原联想到自己,渴求被明君重用,但除了满山的杜若花外无人回应,以花开烂漫反衬出词人心境的悲凉,表现出作者怀才被弃的幽怨。
【解答】
(2)“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两句,写疲倦于湖海飘泊的生活,离开江陵乘舟沿江东归。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词人曾在《请说归休好》诗中吐露过脱离官场的复杂心情:“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又说:“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这种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界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沉郁的格调。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写三楚、七泽、九州雄伟险要。人间美景,哪里比得上岳阳楼上所见呢?诗人登高远望,看到一片壮景,反问“何处更似此楼头”,凸显了对如此壮景的赞誉
“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三句,写想祭奠屈原而不得,只能借登山临水,效渔儿樵子,抒发离忧之情。词人从眼前景色,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生发出对屈原的敬吊之情,但又想到凭吊无所,因而感伤,表达对屈原的敬吊之情。
“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两句,写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词人由屈原联想到自己,渴求被明君重用,但除了满山的杜若花外无人回应,以花开烂漫反衬出词人心境的悲凉,表现出作者怀才被弃的幽怨。

译文:
疲倦于湖海飘泊的生活,离开江陵乘舟沿江东归。西风正盛,一日千里一般,今夜把我送到岳阳楼。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思绪翻腾,颇难平静。独自倚栏凝思,天上的月亮好似帘钩。
三楚、七泽、九州雄伟险要。人间美景,哪里比得上岳阳楼上所见呢?想祭奠屈原而不得,只能借登山临水,效渔儿樵子,抒发离忧之情。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