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思隐
(清)尤侗
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
北海钓,南山射。东墅弈,西园画。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
【注释】弓:古代丈量地亩的工具和计量单位,五尺为一弓。买山,指归隐。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凿斯池”“放笋竹”“栽桑柘”“还留些、隙地种梅花”写出了词人萌生思隐之心后对居住环境的考虑安排。
B.下片“北海钓,南山射。东墅弈,西园画”运用互文手法,想象退隐之后的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C.下片“东墅弈”“有邻翁来往”“笑问老妻”不同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的体现。
D.词的题目为“思隐”,而结尾说“但囊中、尚乏买山钱”,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思隐而不得的痛苦无奈之情。
2.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并加以分析。
答
1.D(“表达思隐而不得的痛苦无奈”错误,结合后面的“从天借”可知表现了词人的洒脱风趣,所以不是痛苦无奈之情。)
2.志趣高雅:对居住环境的考虑安排、退隐后人物富有情趣的活动、梅竹的君子形象可看出。风趣洒脱:“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表现了词人的洒脱不羁、幽默风趣。安贫乐道:囊中羞涩、“蒿簪藜杖”却依然想归隐,想保持高雅的情趣,可见其安贫乐道。
【解析】从上阕来看,作者将要在“青山”深处,为自己修“数椽茅舍”,凿池、种竹、栽桑、种梅花,从他安排的居住环境可见,他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从下阕来看,作者为自己安排的退隐后的生活,“北海钓,南山射。东墅弈,西园画”,钓鱼、射箭、下棋、绘画,十分风雅;再加上上阕中“竹”“梅”形象的衬托,可见他是一个志趣高雅的诗人。
从“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可见,他为自己安排的这些住处、活动固然美好,却囊中羞涩无法买到这样一处地方,作者称要“从天借”,丝毫不以贫穷为意,可见他的风趣幽默,洒脱旷达。
从“蒿簪藜杖归休罢”“囊中、尚乏买山钱”可见,他生活贫困,然而即使是贫困的生活也没让他丧失了对高雅志趣的追求,可见其安贫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