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①(节选)
杜甫
障子松林静香买,凭轩忽若无丹青。
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
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
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松下丈人巾腰同,偶坐似是商山翁②。
怅望聊歌紫芝曲,时危惨澹来悲风。
注释:①尊师:对道士的尊称。障:通“幛”,即画幛,有似于画屏的装饰品。本诗作于乾元元年,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商山翁:“商山四皓”,秦末汉初的隐士,汉惠帝靠他们辅佐而帝位稳固。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直接描写诗人看画障时的感受,画障中的松林宁静幽深如同真的一样。
B. 第四句诗中,“虬龙形”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描绘了松树枝干虬曲缠绕的形貌特征。
C. 五至八句由绘景转入抒情,诗人由赏画而引发审美感悟,体会到了画师的良苦匠心。
D. 九、十两句巧妙化用“商山四皓”的典故,体现“杜诗”反映时事的“诗史”特征。
15. 这首题画诗所题的画障中有哪些主要内容?诗歌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14. D
15. 第一问:画障中有松林,松下有丈人。第二问:①诗人通过抒写画面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李尊师高超技艺的赞赏。②诗人因画中的丈人联想到“商山四皓”的功绩,进而引发诗人对国家时局的担忧。
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错在“化用‘商山四皓’的典故,体现‘杜诗’反映时事的‘诗史’特征”,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是因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例如,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惜别、热爱自然、归隐田园、关心民间疾苦、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例如本题就可根据标题、注释、“倦客”“愁”“枉教”等关键词分析作答。从这首诗的诗歌内容来看,由“障子松林静香买,凭轩忽若无丹青。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可以看出,画障中有松林;由“松下丈人巾腰同,偶坐似是商山翁”可以看出,画障中松下有丈人。由“凭轩忽若无丹青”“对此兴与精灵聚”的感受,表达了对李尊师高超技艺的赞赏。诗人由“松下丈人巾腰同,偶坐似是商山翁”,联想到“商山四皓”的功绩,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