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又示宗武阅读答案-杜甫,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2021-05-09 18:02超越网

又示宗武
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②
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③,达者得升堂。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 年),时作者在夔州。宗武,杜甫次子,时年十五岁。②青玉案,指古诗;紫罗囊,指戏具。③曾参与游夏:曾参、子游、子夏,皆孔子弟子。曾参以孝行称,子游、子夏以文学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标题中的“又示”及诗句内容,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宗武长大成才的殷殷期盼。
B.宗武追新潮自学格律,诗人则以劝读古诗暗含告诫,这一叙写既生活化又有场景性。
C.诗人运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典故,希望宗武学习榜样,努力上进,这种心愿朴素感人。
D.本诗用语平白,如话家常,与诗人提倡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主张有所不同。
16.《论语》载,孔子独立庭院时,看到儿子孔鲤经过,便询问其学习情况,并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本诗中杜甫教导宗武与《论语》中孔子教导孔鲤,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


15.(3 分)B
诗的开头两句描述宗武学习与作诗的情景,勾勒出一个可爱好学的少年形象;三、四两句写诗人对宗武的教育引导,希望宗武能学习古诗,不要玩物丧志。“觅句新知律”的意思是宗武刚刚懂得诗歌的格律,而不是说格律诗刚刚出现,是当时的新潮流。事实上,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唐初宋之问、沈全期等人推广改进,到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已相对成熟完善,说不上是一种新潮流。B项将“新知律”误读成“追新潮自学格律”,然后再将“试吟青玉案”这一句牵扯进去,当作是诗人对宗武“追新潮自学格律”的劝阻告诫,显然既不符合文学史常识,也是对诗句内容的误解。
五、六两句,诗人教导宗武生活要有规律,只有节假日才能稍微喝点酒,这样才能长好身体。之后六句,诗人勉励宗武饱读儒家经典,要以孔子十五志于学以及曾参、子游、子夏学有专长为榜样,最终升堂入室,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综上所述,可见B项理解有误,是本题的答案。
16.(6 分)
①教育内容都涉及文化学习和行为规范。杜甫希望宗武饱读诗书,不要玩物丧志;孔子要 求孔鲤学习《诗》《礼》,以礼处世。
②教育方式都是相机而教、及时引导。杜甫看到宗武读书写诗,便趁机加以引导;孔子抓住孔鲤经过身边的机会,及时通过谈话进行引导教育。
答对一点给 3 分,其中总说 1 分,分说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简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时作者在夔州,是作者继《元日示宗武》之后又写的一首示儿诗。可以说,杜甫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本诗中,诗人看到年方十五岁的次子宗武尝试创作诗歌,便及时表扬宗武的好学,并趁机发挥,对宗武的文化学习和行为规范给予教育引导,对宗武的成长成才给予正面激励。全诗如话家常,其中的教育引导之言对于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